錐麓古道的由來
錐麓古道的由來可以追溯至原住民族和清代時期。這條古道在過去被用作原住民族和清代時期人們運輸物資的重要通道。它承載著當時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如今,錐麓古道已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吸引著許多遊客前來欣賞其自然美景和探索其悠久的歷史。遊客也可以透過參觀部落,深入了解原住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錐麓古道與太魯閣原住民
錐麓古道位於花蓮地區,與太魯閣原住民有著密切的關係。太魯閣原住民是台灣原住民族中的一支,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數百年。錐麓古道曾是太魯閣原住民的重要通道,用於交通、貿易和文化交流。這條古道見證了太魯閣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和傳統價值觀。如今,遊客可以透過探訪錐麓古道,深入了解太魯閣原住民的文化、歷史和生活。同時,也能欣賞到這片美麗的自然景觀。
這次去錐力古道是使用kkday含有嚮導行程
嚮導全程為我們做解說古道由來以及太魯閣原住民的一些風情
另外嚮導還是一位非常會拍照的攝像達人
指導以及拍攝樣樣都很行
我們去走錐麓古道的前一天古道都還是封閉的狀態(因為當時颱風剛離開)
我們是一直到當天早上才確定能進古道行走
所以其實氣否不是非常好
不時會下點小雨
從錐麓古道入口處會經過慈母橋後,便會一路爬升,這一路爬升就是350公尺,一直到錐麓住所處
首先會先經過巴達岡部落遺址
可以依稀看間遺址的門柱尚在,但裡面僅只能看到當時屋舍所遺留的小石敦
遺址的附近有建立公廁以及水源
公廁建立非常完善以及方便
為前來的旅人提供不少的方便,聽說公廁的所有建材都是由人力一個個搬上來的
真的非常感謝
過巴達岡遺址後,沿途會再經過一個吊橋
一路在陡升上坡後,就可以看見斷崖了
沿途的路都是石子路,如果又加上昨晚下雨的話
容易濕滑,所以要小心腳下
斷崖須走500公尺,斷崖的路寬一個人走算很寬裕,山壁有繩索,如果內心怕怕的,可以抓著山壁
但如果真的有點懼高,在還沒進斷崖的路線時就可以折返了
斷崖並非所有地方都有建立圍欄
在斷崖拍照的人非常的多
所以非常建議越早就可以避免遇到人潮
也可以避免等待熱門地點拍照的等待時間
我們可以是熱門拍照的地方等前一組等的是將近15分鐘
但因為走道的路寬有限,人與人之間要交錯也是個學問
沿途還為自己蓋上一個許願石小塔
祈求雨別再下了
錐麓古道是A進A出往返的健行路線
整個路線行走下來我們也花費將近5個小時(當然是包含狂拍照)
回程的路
就是一路陡下,膝蓋會非常有感
而且是碎石子路
容易打滑
地理位置:太魯閣國家公園
需要申請:需要入園申請
入園時間:上午7:00-10:00,10點以後只出不進
人數限制:平日96人,假日156人
總長:310.3公里(自燕子口到慈母橋),目前僅開放從燕子口-錐麓吊橋-斷崖駐在所(原路返回)總共3.1公里
斷崖處:2.6-3.1公里處
步道分級:3集步道
裝備準備:登山杖、水2升、好走的鞋、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