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吊橋上幾乎是單向通行,非常長一座吊橋,走的時候左右搖搖晃晃)
(走的時候真的覺得要閉著呼吸,快速快速通過,因為真的不宜久留)
霞喀羅古道橫跨新竹縣五峰鄉、尖石鄉,是早期當地部落的聯外交通要道。 霞喀羅國家步道是一處具歷史與美景的夢幻級古道,沿線可看見日治時期,日人為討伐尖石、五峰一帶部落修築之駐在所、電線杆、碉堡、紀念碑、土牆及砲台遺址,步行其間,在解說牌的介紹之下,可以了解這一條有著可歌可泣的歷史古道背後的許多故事。
霞喀羅古道最最著名的時間就是楓葉季(12月~),每每到的楓葉季,許多的來賞楓的遊客都可在這裡待上好一段時間,古道裡樹高路面平坦,許多人都會帶上野餐墊來這裡享受。
去霞喀羅古道需要注意事項(養老登山口進出):
- 登山杖:雖然從養老登山口走到白石吊橋沒有太多起起伏伏的障礙道路,全程都算平坦,但部分路段土質鬆,以及最後一哩路需要越過一座山頭才會走到白石吊橋,這路段很需要登山杖來找落腳點
- 手套:在走到白石吊橋前,必須登高越過一大段路才會走到白石吊橋,而這段路非常需要手套(抓繩子),而且路滑,土較鬆軟
- 防風外套:新竹的風非常的大,而且霞喀羅古道幾乎走在樹林間,不時會感到溫度落差大
- 停車:霞喀羅古道有設停車場,假日容易停滿滿滿,建議可以早一點去,比較有位置停車。我當日是7點多停車,離開停車場快兩點
- 天氣狀況:山上容易起霧,還是建議早一點去走。
- 鞋子:由於是走在林間,所以許多路段的地面濕且滑。穿雙抓地力好的鞋子比較不容易滑倒。
(停車場的位置非常有限,要非常早來才有可能搶到車位,停車場裡面有廁所)
(養老登山口走到白石吊橋是最平易近人的選擇,但來回一趟也是20公里)
古道一走進去就可以看到許多碎石路段,注意腳下。
再接者往裡面走,在走到賞楓區前,會先經過竹林區,一整片的竹林高聳端直。
再往前走去,就可以走到最佳觀賞楓葉的區域,馬鞍駐在所。
馬鞍駐在所有一些木板長椅,可以提供往來的健行以及旅客休息。
整片馬鞍駐在所區域不算太大,我當天看到有需多遊客直接就地鋪上野餐店就開煮起來了。
通常來賞楓葉的猶可會在這裡休息接折返(從養老登山入口走到馬鞍駐在所約5公里)
我們這趟來霞喀羅古道要折返的點是白石吊橋(從馬鞍駐在所走到白石吊橋約5公里),所以緊接著我們又踏上往白石吊橋的路上。
在往吊橋的路上,有一段路途是封閉的,需先走高跨過一個牆邊,才能順利走到吊橋處。
這段路是整段心肺飆升的路段,會雙手並用,如果不巧遇到前幾日下雨的話,整段路線會是爛泥濘,碎石也多。
(往白石吊橋的路上需要上上下下好幾回,碎石很多)
除了馬鞍駐在所有密集的楓葉林,其實在往白石吊橋的路上也是可以看見許多楓葉的落葉在腳邊,周圍還是被滿滿的楓樹包圍
我們去的當下還不夠冷,只看見許多楓葉由綠轉黃掛在樹上,只有幾棵楓樹上的楓葉轉紅。
但還好一連幾天都是好天氣
沒有下雨
才可以看見樹上掛滿滿的葉子,而不是在下過雨後,葉子掉落了